洪洞明姜水电站与《奶奶换了嘴边话》
张 生 雄
按照国家经济建设和形势发展的需要,结合洪洞县明姜当地经济、政治、社会、水利、地形等有利条件,于1955 年9月1日动工、12月1日竣工建成的洪洞县明姜水电站,是全国第一座农村小型水电站,全国驰名。紧接着,于1957年、1972年,又先后建成两座小型水电站。至此,3座水电站并网发电。
1957年3月21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等同志,前来洪洞,视察明姜水电站,指导工作,并与有关人员合影留念。
1958年,由着名作家马烽创作,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,在明姜水电站摄取精彩镜头。由着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电影插曲《幸福不会从天降》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,唱响全国。
我是洪洞明姜人。1959年,17岁,在洪洞一中初中学习,担任全校少先队大队长,爱好写作。家乡发生了天大的喜事,我心里感到非常高兴,于是拿起笔来,写诗抒情。1959年9月21日的《山西日报》,发表了我的诗歌作品《奶奶换了嘴边话》,写的就是明姜水电站的动人故事。这首诗,后来被收入《洪洞诗选》《张生雄诗选》第一卷等诗集。诗是自由体,原文如下:
奶奶有几句嘴边话,常和年轻人把赌打:“毛娃娃,你懂啥, 这事若要能办成,
除非灯头朝了下。 要不然, 你就让木头说了话。不是我老婆把口夸,
除非那, 黄牛不再去耕地, 毛驴不再把磨拉。“
自从建起水电站,奶奶不再把赌打。屋内电灯亮闪闪,墙上喇叭唱哇哇。
电犁无牛遍地跑,电磨飞转无驴拉。奶奶见了只是笑,换了几句嘴边话:
“年轻人,真顶话,说干啥就能干成啥。有了党的好领导,能把星星摘到家。“
1960年2月,中央农业部在洪洞县召开了有全国11个省市214名代表参加的全国电气化现场会议。会上,洪洞县委、县政府制订了“河东满天星,河西一条龙”的水电站建设规划。同年4月28日,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等同志前来洪洞,视察明姜水电站,指导工作。并欣然命笔,挥毫泼墨,赋诗一首《游洪洞》。这首诗,14行。6字成句,明白朴素。情真意切,朗朗上口。至今,洪洞广大干部群众,大都能够背诵。同年6月,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等同志,前来洪洞,视察明姜水电站,指导工作,并与有关人员合影留念。
1985年,洪洞县人民政府将明姜水电站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供人参观。
附: 游 洪 洞
谢 觉 哉
洪洞风景如画,一望麦绿树青。大渠小渠分布,地下管道通行。
电站密如星点,包办动力照明。百业操作电化,不用油可机耕。
工农林牧全举,年年加倍收成。人民勤劳勇敢,有武并且有文。
青年孩子可爱,个个聪明机灵。
通讯:洪洞县明姜镇老干部党支部
电话:1 3 3 0 3 4 7 2 5 9 8
2018年9月20日
|